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新闻中心 > 医院活动 >
百名专家落户贵黔|王曙光:责任在左、技术在右,护佑生命前行
2020-01-02 09:01:00   点击:

       人物小传

       王曙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全国卫生援黔专家团核心专家、贵州省首例肝脏移植主刀医生,现为贵黔国际总医院副院长、腹部外科主任、肝胆外科首席专家。


       “如果能把自身的专业能力转化成对病人的服务,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对我来说,做一名好医生,就是以责任为先,以技术为重。高度的责任感是基础,技术过硬是硬道理,二者缺一不可。”王曙光教授以这样平实的话语、更是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40余年的从医理念。

责任为先  从医四十载无一例医患纠纷

       从医,是王曙光从小的梦想。

      小时候的他,经常生病,去医院看见医生穿着白大褂,对人很慈祥,而且每次都能把他的病治好,觉得做医生很神圣,于是也希望长大后做一名医生去帮助别人。

      在农村插队做知青时,他被生产大队选送去市里医院学习当“赤脚医生”。有了这段“赤脚医生”的经历,王曙光入伍后便在部队做了卫生员,1978年恢复高考,他以北京地区军队高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第三军医大学学习,后又以全军四所军医大学毕业统考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回首40余年的从医之路,最让王曙光自豪的是,在自己接诊、救治的数不清的病例中,没有发生过一例医患纠纷!

      被问及其中的“秘诀“,王曙光坚定地说:高度的责任感是关键。



       他说,早在从医之初,他的导师——我国“胆道外科之父”黄志强院士,便在这方面做了垂范。

       当年术后监护条件落后,为了确保病人术后安全,黄老师常常在夜间搬个小床到病房,亲自守在病人身边,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出应对处理。“很多病人的生命都是黄老师这样一夜一夜守出来的。”

       这一幕幕也深深地印在王曙光心底,影响、指导着他的从医之路。

      12年前的一个病例,让他非常难忘,他说,那是他从医生涯中感觉最困难的一次手术。

      患者是一名年仅31岁的年轻女性,患肝内胆管高位狭窄多年,已先后做过5次手术,均未能解决问题,肝功能遭到极其严重的损伤,肝移植手术成为她最后的希望。

      但由于患者此前多次手术,造成整个腹腔全部粘连,癍痕累累,再次动刀,已非常困难;此外,患者患有胆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导致腹腔内广泛侧支循环形成,大量细小血管扩张,如果再次手术,术中每动一步都会导致出血,稍有一丝处理不及时,就将引发大出血,病人将在术中失去生命。

      面对这样的复杂情况,很多人主张放弃。但王曙光却放不下这个年轻的生命。“之所以感觉这个手术最困难,难的首先还不是技术,而是做出手术的决定。我想,要做一名好医生,首先就要对病人的生命负责。怎么才是对病人尽责?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去为病人解决问题。”

      正是出于这样一份责任感,王曙光决定为患者手术。“当时其实各方面条件都具备,患者的经济也能够支撑,而且患者和家人的愿望也很强烈,如果就这么放弃,太可惜了。所以经过充分沟通和准备,我们为她实施了肝移植手术。”



       术中,王曙光带领团队,几乎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点一点地游移着手术刀……经过长达12个多小时的奋战,手术取得成功!

       此次手术的成功,最终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患者的肝胆病症。至今,每年过年时,患者及其父亲都要专程赶到医院看望感谢王曙光和医护人员们。

      正是秉承时刻以责任为先、以病人为先,王曙光总是非常注重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注重和患者的充分沟通,注重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当他发现自己在午餐后容易犯困时,为了不影响手术质量,他就决定不吃午餐,就这样坚持了几十年。

      一个时时处处想着患者的医生,患者又怎能不理解和尊重他呢?

技术为重  不断创新攀高造福患者

       早在求学时,王曙光就以勤奋、刻苦和优异的成绩著称。他知道,只有掌握过硬的医疗技术,才能更好地尽一个医生职责。

       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一个特殊的病例给了他很大震撼。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夜晚,他所在医院收治了一位从30米高工地上摔下的工人,肝脏破裂,第二肝门撕裂。当时,受国内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第二肝门撕裂所导致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整个医院都不具备抢救这名伤员的医疗技术,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医学诸多禁区未能突破,医生就将在诸多患者面前束手无策。

       他从此更加发奋,多年来,致力于医学技术创新,一路走来,硕果累累。

       在肝脏外科领域,作为主要成员,他完成了我国首例全肝血液转流及冷灌注下离体肝切除治疗肝门区肝癌手术,成功实施了我国首例急诊肝移植抢救暴发性肝坏死手术。

       在胆道外科领域,他继承黄志强院士等前辈们的理念,创用系列外科方式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胆管狭窄及并发症,治疗效果国际领先。



       他在国内最早系统地开展胆管恶性肿瘤浸润和转移机制研究,对胆管肿瘤转移方式、途径、特点和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1993年,建立了我国第一株胆管癌细胞系,在全国上百家研究单位应用至今,促进了我国胆管肿瘤的基础研究,并对胆管肿瘤的临床外科治疗发挥了重要指导意义。

       从2005年开始,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他设计并创立了一种新的针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式,业内称之为“哑铃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

       与此前国际上通常采取的大范围肝切除的方式相比,这种新的术式,既可以达到对胆管肿瘤足够的切除范围,又避免了大范围的肝组织切除,有效解决了因大范围肝切除经常导致病人肝功能不全甚至肝功能衰竭、手术死亡率高的问题。在已开展的100多例病例中,没有1例发生肝功能不全、衰竭或死亡,并在远期效果上跟国际上采取的大范围肝切除者一致,而且这种方式不需要复杂的术前准备,缩短了病人等待手术的时间。



       2018年,王曙光教授胆道外科团队,发表了“肝段增生后胆汁瘀滞综合症”的研究报告,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和命名这一新的肝胆管结石病临床表现,并探索出有效治疗方式。

       肝胆管结石是我国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常见病,病情十分复杂,病人常常经历多次手术仍避免不了胆管炎和肝内胆管结石不断复发,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业界和众多肝胆管结石患者,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从2010开始,王曙光教授带领团队对此深入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存在肝门部胆管周围的肝组织过度增生,或者是做肝部分切除术后围绕肝门的肝组织会过度增生,并挤压肝门胆管或使胆管的汇入角度发生变化,导致胆汁流通不畅,从而引起胆管炎反复发作和肝胆管结石复发。

       发现这个问题后,王曙光和团队通过1000余例病例的采集、研究,探索出特定的手术方式解决肝门胆管周围组织增生过度压迫的问题,并通过特殊的体位引流,改变胆管角度变化导致的胆汁引流不畅,使手术后胆管炎的复发率和胆管结石的复发率大幅度下降,在纳入治疗的100多例患者中,术后复发率从35.6%下降到5.5%,极大地提高了肝胆管结石的远期治疗效果。这一病症的发现和治疗,为众多患者带来福音。

       投身肝胆外科领域至今,他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军队及重庆市各类研究课题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及省部级二等以上奖项8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10余篇,共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0余名。



       2017——2018年的“中国名医百强榜”上,王曙光在胆囊胆道外科、门静脉高压外科两个领域,均上榜。



 

热血不凉  卫生援黔持续再献光热

       2018年827日,王曙光结束了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最后一个门诊。

       走出门诊大楼,回望医院时,他想起,也正是在1978年的827日,他来到当时的第三军医大学报到。刚好40年,光荣退出军旅生涯。

       但他服务百姓、贡献社会的步履却没有丝毫停留,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贵黔国际总医院。

       贵州省是一个肝胆胰疾病多发地区,大量肝胆胰肿瘤、肝胆管结石和胆道狭窄患者远赴重庆求医,让王曙光备受触动。



       虽然自2000年起,他就经常到贵州一些大型三甲医院、地州医院会诊、做手术,2003年,更是带着西南医院的手术外科团队和麻醉团队到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帮助成功开展了贵州省第一例肝脏移植手术,填补了贵州省在肝脏移植方面的空白。但相比贵州地区患者的医疗需求,他知道,仅仅做到这些是很不够的。因此光荣退役后,面对众多地方的竞相邀请,他毅然选择了卫生援黔,服务贵州人民。

       作为贵黔国际总医院肝胆外科首席专家,对学科发展,他提出了“三个一”:一是打造一支作风顽强,技术过硬,道德高尚的人才队伍;二是打造一个能够充分运用现代医学发展成果的先进平台;三是切实建立一种社会人文的诊疗模式,改变过去单纯的医学诊疗模式,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让病人真正感受到尊重、关怀、帮助。



       谈到未来的愿望,王曙光深情地说:如果能够在贵黔国际总医院,通过崭新的形象、一流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切实为百姓解决看病中的一些困难,那么,到我真正退休的那一天,我就心满意足了。

上一篇:献血救助生命,贵黔大爱无疆

下一篇:好消息!今日起104路公交车直达贵黔国际总医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