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新闻中心 > 医院活动 >
百名专家落户贵黔|张学渊:医生就该好好治病救人
2020-01-08 08:50:13   点击:

      “年轻人喜欢追求各种精彩的生活,但对于我而言,最精彩的事就是在手术台上治病救人。” 面对繁重的医疗工作,张学渊常常如此自白。 

       张学渊,我国著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现贵黔国际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长期致力于耳科学、耳神经外科学及侧颅底外科学领域的临床及研究,是国内少数能处理各种疑难复杂侧颅底肿瘤的专家之一,其所带领的原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曾荣登复旦版《医院排行榜》。

       近年来,张学渊与同行专家学者、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促进了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的发展,治愈例数、术后恢复效果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张学渊教授

锤炼妙手, 精勤不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对耳鼻咽喉头颈部疾患的外科治疗,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精细、孔小洞深空间立体定位难、体腔内弯曲狭小难以直视,牵连神经、血管多,要求医生必须有一双经过长期锤炼的巧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交叉跨度大、手术操作难度大,年轻的外科医师必须要有足够的实验训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社会物质资源匮乏,科研经费有限、医学教具紧缺,张教授刚参加工作收入低,为了练手,下班后常到晚市的菜摊收便宜的蔬菜养豚鼠,做了几千只豚鼠练解剖。那股能吃苦、肯专研的劲头一般人做不到。”原西南医院资深护士长爆料。

       读研究生时,张学渊的导师告诉他,国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规定要进行头部标本解剖训练,至少要摸25个头部标本,而国内没有要求。导师十多年来从解剖教研室搜集了六七十个头部标本,学生嫌脏嫌臭没人愿意去练习。为了弄懂耳、鼻、咽喉、头颈的结构,张学渊主动进行头部解剖训练。“夏天手不僵硬才有更灵敏的触感,但重庆夏天热呀,实验室没有手套,我就忍着恶臭徒手摸头部标本。周末进实验室,一进去就是一整天。现在行业逐渐重视头部标本解剖训练,条件和技术比过去好太多了。”张学渊感慨万分。



     “外科医生除了练手,还要进行临床思维锻炼。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有危机意识,能从复杂病情中迅速找到关键,既要充分判断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又得作出多套应急预案。”张学渊要求科室医生,只要有手术就多看、多观摩,每天不管多忙都要看书学习,要善于借鉴前人、同事的经验,不断总结提高自己。学生们都知道张学渊有个习惯,每次术前、术后都要看书充电,“他常常教育我们‘做手术要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术前看书理清思路,在脑中预演手术过程,并对各种突发情况制定多种应急预案,术后总结反思。他只要有时间就看书,每晚几乎都是12点以后才睡觉。”这个习惯坚持了几十年,也深深影响了他栽培的研究生、博士生们。

       同时,张学渊还不断学习欧洲和北美同行的医疗理念和技术,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德国、新加坡等国访问学习。他较早在国内开展了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各型听力提高技术,作为国内较早开展电子耳蜗植入的专家,已为数千名听障患者成功植入电子耳蜗,帮助他们重回有声世界。



成功为幼儿植入人工耳蜗


亲切探望贵黔国际总医院首位人工耳蜗植入患者

       CT、核磁共振发明之前,内耳、颅底、侧颅底是手术禁区。随着医学进步,张学渊通过几十年的临床钻研,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各种疑难疾病方面的诊治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擅长治疗鼻前颅底肿瘤、脑脊液鼻漏、脑膜脑膨出等;头颈部肿瘤如颈动脉体瘤、咽旁间隙肿瘤等;耳显微外科疾病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及各种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引起的传音性聋,耳神经外科和侧颅底外科领域如周围性面瘫、颈静脉球体瘤;外耳、中耳良恶性肿瘤以及听神经瘤等,治疗效果首屈一指。

       由于在学科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各级专业协会组织邀请张学渊任职,他曾任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防聋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主任、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无喉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主任委员、第三军医大学第十一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悬壶济世,仁者大爱

       张学渊年少时的梦想是参军造原子弹,机缘巧合学了军医,就这样学一行爱一行,立志一辈子当个好医生。他1984年本科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1989年获第三军医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硕士学位、师从导师袁伯庆教授,1994年博士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耳鼻咽喉科学汪吉宝教授。2000年任原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博士入学时有一句话影响了他一辈子,这句话是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同济医科大学裘法祖教授说的,“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因此,张学渊在专研临床技术同时,要求自己及学生们“不仅有妙手之才,还要有仁爱之心”。


出席公益慈善活动

       2006年张学渊邀请香港“耳听心言”基金会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国外一流专家在重庆开展公益活动,为100名耳聋患者免费实施手术,手术费用分文未取。当其他省份开展此项活动时,他自费到当地给患者免费做手术。几十年来,他热衷参与各种公益慈善活动,给患者捐款、献血也是司空见惯。

       学生、同事评价张教授,“是刀子嘴豆腐心的好人,对待工作严苛、一丝不苟,对待患者耐心、温柔。他经常要求我们,跟患者交流要注意方式和语气,既要把病情说透又不能把人吓坏了,帮助患者和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记得十几年前在西南医院工作时,一个异物窒息的小孩送至医院皮肤已经发紫,老人直接抱着孩子到医生办公室找张教授,情况非常紧急,教授立马在办公桌上抢救小孩,取出异物,清理气道,顾不上孩子面部沾染的呕吐物,直接给孩子做人工呼吸把孩子救活了。”张学渊的学生回忆道。



       现在,张学渊来到贵黔国际总医院,不少外省患者慕名来到贵州找他看病。有一天,他排了五台手术,顺利做完手术已经晚上8点了,但门诊收治了一位患者需尽快手术,张学渊毫不犹豫地加手术,当天一直工作到凌晨,第二天依旧准时上班出门诊。科室医护人员对张教授这样加门诊号、加手术习以为常,他总说:“患者带着疼痛来找医生,不能让患者折腾再跑一趟,性命攸关啊!”

      “医院本来就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医生就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张学渊强调。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的社会现象,他目睹得太多了,作为医生看到患者因为经济问题放弃治疗,心痛而又无奈。在临床上,他总竭尽所能帮助患者减少费用,并叮嘱科室医生“一切以患者需要为中心,严格判断手术指征,能不用的耗材就不用,不要让患者多花一分钱;适用患者的手术方案才是正确的好方案,医生不能因经济因素而动手术!”

卫生援黔,筑梦贵州

       张学渊是一个充满理性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又是一个颇具感性、浪漫色彩的学者。他到过西沙、新疆等边疆,亲眼看到边防战士们在恶劣环境中保家卫国。由于边疆医疗条件非常差,战士们和当地百姓得不到有效治疗而错失健康生活,所以计划在退役后走边疆,花几年时间沿着中国边境线到边远落后的县城“传道”,在每个县城呆几个月教授医疗技术,把自己毕生所学无偿的回馈祖国。

       不过,军改后张学渊服从命令、退出现役,做出一个与豪迈边疆行一样深具意义的决定,就是和一帮喜欢干实事的战友们来到贵州卫生援黔,一起建一所理想中的大医院,一家综合实力强、以病人为中心的“东方梅奥”,为贵州医疗健康事业做些贡献。“在原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工作期间就接触了大量的贵州患者,能到他们的家乡建医院,让患者少折腾、就近享用优质医疗服务太有意义了。”张学渊强调。



       对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学科规划建设,张学渊以坚定的语气表示,未来科室坚持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培育科室文化;倡导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理念,树立技术目标——“只要现代医学能解决的问题,其他医院不治的病,我们都能治;其他医院能治好的病,我们要做得更好!”

张学渊还计划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学术交流,走出去、引进来,把先进的诊疗技术、服务理念运用到医疗服务中,高质量地为患者解决各类疑难危急重症,将科室打造成国际优势学科!

上一篇:植入人工耳蜗,大学生重获“新声”

下一篇:献血救助生命,贵黔大爱无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