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专家风采 >
百名专家落户贵黔|王序全:守护生命健康的医学尖兵
2020-12-18 18:21:12   点击:
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人。在人民群众眼里,他就是这句话的绝佳注解。

在汶川地震重灾区德阳,他一人在救援的前30个小时就完成48台手术;在2010年中国与秘鲁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作业期间,他在秘鲁贫民区高强度开展义诊、手术;在雅安地震灾区,他心系山区百姓,徒步巡村救治百岁老人;在临床,他求索骨肿瘤保肢技术,填补了重庆该领域的空白,让患者肢体健全不再是奢望……

被救治的人视他为英雄,他只是淡然地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生命健康守护者。”


他就是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副主任、创伤骨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贵黔国际总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骨科主任王序全教授。他还身兼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创伤学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骨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重庆市抗癌协会骨软组织肿瘤专委会及贵州省康复学会骨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创伤杂志》及《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委等多个学术职务。

他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荣立三等功2次;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





从军从医30多载,他心系苍生、守正创新,誓做医学尖兵、卫勤战士、人民军医,倾力悬壶济世、救死扶伤。

01
不断攀登誓做医学尖兵

在军人备受追崇的年代,胸怀大志的青年王序全在198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第三军医大学,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不仅能保家卫国,还能学习救死扶伤的本领。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为达到救治大量战争创伤人员的要求,骨科是军队医疗机构里建设得早、发展得好的核心学科。在这里,王序全如蛟龙得水,以优异成绩完成骨科硕士、博士学习。读博期间,王序全师承国内著名骨科专家、我国骨外固定奠基人、军队创伤骨科的开拓者李起鸿教授,自此,恩师严谨治学、守正创新的精神影响了王序全一生。

当时,在骨创伤临床诊疗中,修复骨缺损,常用自体骨移植创伤大;用异体骨修复,排斥反应强且骨组织成活率十分低。为此,2003年王序全作为AO Fellow赴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创伤医院专项研修学习,回国后协同大师兄骨科主任许建中教授搭建重庆市国家发改委骨组织工程实验室,倾心指导学生,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及反复临床探索,在组织工程骨应用于临床骨缺损治疗上取得重大成果。他们将患者自身的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分离出来,再将其复合在脱钙骨质支架材料上,将“死”的骨材料构建成“活”的骨组织,再用其修复人体骨缺损。这项尖端科技领域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获得国家“863 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重大、重点项目课题支持,研究成果也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

2003年在奥地利格拉茨创伤医院做AO Fellow

在恩师李起鸿教授指导下,他还在国内率先开展骨外固定及骨不连、骨缺损与肢体延长的研究,并参编《骨外固定学》,极大促进了我国骨外固定技术的发展。

经过大量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王序全发现骨外固定器虽是传统的骨延长关键技术和器材,但存在针道感染、体表皮肤瘢痕、治疗不方便不美观等弊端。针对这种状况,王序全守正创新、勇于突破,研究发明了新型实用专利自控式髓内骨延长器,在长骨骨髓腔内安放延长器,既可内固定使用,又具有自身延长功能,创伤小,还能提高伸展的控制精度。

学海无涯,精进不止。30多年来,王序全醉心骨科领域,不懈攀登医学高峰,创造了医学尖兵的种种荣光。 

02
英勇奋战一线投身救援工作


战时卫勤保障演练、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维和任务区应急处理、驻地突发重大事故救治等野战保障,总少不了王序全的飒飒英姿。作为野战医疗所手术队队长,王序全常常奋战在救援一线,以出色的卫勤保障能力、战场指挥能力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许。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灾情严峻、伤亡严重。灾情就是命令,王序全主动请缨随第三军医大学第一支抗震救灾医疗队,星夜兼程驰援地震重灾区德阳。大雨和余震不断、伤员与废弃物遍地。大批伤员被不断送往德阳市人民医院,因损毁严重,该院原有手术室已不具备手术条件。医疗队到达后,按卫勤原则立即投入救援工作,搭建临时手术室,迅速启动批量伤员的紧急救治。

5月13日深夜10时许,一位6岁的小女孩被抱进手术室,小女孩被人从废墟中挖出来,送到手术室时已陷入昏迷,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休克、肾衰、骨折数种险情袭向这个幼小的生命。危急时刻,王序全和临时救治小组迅速开展救治工作,没有器械,就用钳子代替骨钳,一点一点地咬;没有药品,就从行军帐篷里扛来自带的紧急用药;没有无影灯,就用小手电照射手术视野直到术程结束;没有血源,就发动志愿者献血。经过1个多小时的奋战,小女孩的生命保卫战打赢了。就这样,伴随不断袭来的余震,王序全在临时手术室高强度地接台开展手术,一人在救援的前30个小时就完成了48台手术。

地球是一个村,各国命运与共。2010年11月,中国和秘鲁两国防务部门达成协议,开展“和平天使-2010”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作业。在此背景下,王序全积极响应号召,参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组建的医疗队,来到秘鲁,与秘鲁医务人员就装备使用和医疗救治进行了深入交流培训,并举行了联合医疗救援演习。期间,医疗队还在位于秘鲁首都利马郊区的特里翁弗贫民区,悉心开展了为期5天的义诊活动,共诊治病人4100多人次,开展手术26例,进行了大量临床检查、检验,并免费发放了大量的治疗药品,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灾情紧急。像多次英勇奋战救援一线一样,王序全当仁不让,冲锋在前。当时,大量救援车辆挤满车道,飞石连连袭来,为了赶时间,王序全和医疗队员背负物资,骑着摩托车,冒着生命危险向重灾区挺进。到达灾区后,王序全立即指导当地医疗机构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救治和后送,帮助优化救治流程,恢复救治秩序,有序开展伤员救治。

救援一线的一幕幕让王序全难以释怀,也不断淬炼着他的军医本色。“不管碰到怎样的灾情和保障任务,只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我都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他说这是对生命最好的敬礼。 

03
扎根贵州守护百姓健康

随着国家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政策推行,2017年王序全服从命令,退出现役,离开曾经学习工作30多年的军队。“医疗卫生资源统筹规划、军民融合是大势所趋,地方有广阔空间可以发挥专业所长、施展拳脚,退役不过是换个‘战场’继续为人民服务。”忆起自己的退役抉择,他豪迈而坚定。

服务地方并不是一时热血,这与他深埋在内心的济民情怀息息相关的。其实早在10多年前,王序全已把研究领域扩展到骨肿瘤等百姓常见的重大疾病,“骨肿瘤发病隐匿,病情凶险,多发于青少年,传统治疗方式要截肢,五年生存率非常低。患者为了求生,‘要腿还是要命’很难抉择。” 凭借丰富的创伤骨外科经验,王序全带领团队求索创新,探索出既能保命又能保肢体、保功能的骨肿瘤治疗方法,填补了重庆市在该领域的空白。2007年,他率领团队为16岁少女开展髋关节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治疗,保住了女孩的腿和生命,至今她像正常人一样健康地生活、读书、工作。


当前,贵州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投身贵黔大地的医疗卫生事业意义尤为深远。接到大型国际医疗中心贵黔国际总医院递来的橄榄枝,王序全毅然和第三军医大学三所附属医院110余名退役军医扎根贵州,参与筹建贵黔国际总医院,在服务地方的广大天地仁济苍生。

医院筹建期间,王序全对口帮扶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人民医院,指导科室建设、临床技术应用,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平易近人的医德医风,让医务人员和患者们深深感受到了人民军医的大医精诚。根据30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比照大型国际医疗中心标准,王序全对贵黔国际总医院骨科开展科学的规划建设,进行亚专业分科,设置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骨与软组织肿瘤等特色专科,吸引了行业精英前来共绘事业蓝图。

扎根贵黔,王序全时刻以人民军医的高标准要求自我,奋力投身健康贵州建设,尽心尽力服务百姓,至今已有众多急危重症患者在他的妙手下获得重生!

2020年6月某日,为王序全55岁生日,原本准备了温馨的生日聚会。可是一通急促的急诊电话打来,王序全立即放弃亲友们安排的生日团聚,奔赴医院。原来,30多岁的河南务工青年小辉在工作时右手掌、右手腕被电锯切开,手部主要供血动脉被割断,大部分肌腱、神经断裂,面临截肢困境。紧急时刻,王序全带领团队连夜工作3个多小时,全力以赴把小辉的手“缝补”完整。术后,手部恢复良好,小辉无限感激:“王主任在生日当天,赶来亲自主刀做手术,帮我保住了右手,保住了我的人生,太感谢了!”


除了仁心仁术开展临床救治工作外,王序全特别重视科室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他弯腰为桥、挺立为梯,把有价值的课题分给年轻同志,帮他们出思路、改论文;在手术室里,不厌其烦地详细给学生传授手术技巧;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让年轻人崭露头角……

“骨科要依托贵黔国际总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强大的机制优势,保持与国际医学前沿同步,深入推进微创化、精准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逐渐应用,骨科正积极开展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力求以最好的医疗技术、诊疗服务,为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谈到贵黔国际总医院骨科的发展,王序全如数家珍,雄心万丈。

上一篇:百名专家落户贵黔丨赵将:一生只为做好一名儿科医生

下一篇:百名专家落户贵黔|赵树铭:一位博学笃行、砥砺致远的大医

返回